(网经社讯)11月18日消息,根据2025年10月起正式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亚马逊等境外互联网平台需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数据等关键资料。此项规定要求平台报送的范围不仅限于在亚马逊中国站点销售的中国卖家,而是覆盖在亚马逊任一站点向客户销售商品的所有中国卖家。
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获悉,为规避此项监管,部分卖家采取了更换店铺主体的策略,例如通过新注册的公司主体运营店铺,或构建“内地公司-香港公司-海外买家”的复杂交易结构,试图将销售款项转移至香港账户并留存利润。然而,亚马逊平台将店铺主体信息视作与账户历史、实际控制人及资金流水紧密关联的核心要素,频繁更换主体极易触发其风险控制系统。
平台近期特别关注在短期内将大陆主体更换为香港主体或其他境外主体的行为。对于此类操作,卖家被要求额外提供如商业登记证、银行流水等证明材料,以证实其真实运营状况。据卖家反馈和业内消息,已有部分进行此类操作的卖家账号遭遇区域限制、功能冻结,甚至永久封禁。税务部门也明确表示,通过境外注册转换主体身份以规避国内税收义务的行为将受到处理。
面对新的监管环境,业内人士建议卖家应将重心转向优化供应链、规范交易流程以实现合规经营,而非寻求规避监管的短期策略。随着平台数据与税务系统逐步打通,跨境电商行业的税务合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